智能制造工程结合市场和应用型示范院校人才培养要求,着力于“订单式”人才培养,与北京华晟经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携手全球行业领先智能制造企业(FANUC、ABB、西门子、菲尼克斯、欧姆龙)联合举办智能制造专业群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订单班,实验室采用智能制造行业内一流实训平台,企业工程师现场面授教学,专业核心课程全部做成高清视频,为学生课前预习、课后复习提供学习资源。企业提供带薪顶岗实习、就业服务,入学即可签定就业服务协议,一对一高薪就业跟踪指导服务,行业平均薪资5000-12000元。
《机械制造技术》研究机械制造过程,以成形理论和切削理论为基础,介绍各种加工方法及工艺装备;以零件精度构成及实现为主线,介绍各种加工方法的合理综合应用,阐明机械加工工艺设计原理和方法。
《人工智能技术》研究如何利用计算机来模拟人脑所从事的感知、推理、学习、思考、规划等人类智能活动,来解决需要用人类智能才能解决的问题,以延伸人们智能的科学。掌握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、基本原理、知识的表示、推理机制和求解技术,以及机器学习的技术方法. 掌握人工智能的一个问题和三大技术,即通用问题求解和知识表示技术、搜索技术、推理技术。
《CAD/CAM》了解图形的数据结构,掌握图形变换的基本原理和方法;掌握复杂曲线、曲面数学模型的建立方法;掌握三维几何体造型的方法,了解CAPP、CAE的概念,掌握数控编程方法;了解PDM的基本概念。
《工厂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》研究工厂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的架构,熟悉此系统在控制领中的应用;具备实际项目分析能力、工业智能化设备安装调试能力、设备接入工厂数据监控平台系统的数据采集能力;掌握对关系数据库的安装、操作能力、SCADA系统与关系数据库的配置连接,并将采集的工厂数据进行关系数据库的存储与查询能力。
冯丽辉
教授,长期从事“工业过程建模、计算机控制技术、分布式控制系统、虚拟仪器与软测量”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,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理事、昆明仪器仪表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,主持和参加完成国家、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,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“二等奖”、云南省“三八”红旗手称号、云南省“中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优秀奖”、昆明市科技进步三等奖。
竺培显
教授,原昆明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先进电极材料团队负责人。先后主持和参加了冶金部、有色总公司、国家科技部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云南省科技厅等多个项目的研究工作。主持完成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,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(863计划)项目,曾获得全国发明展览会金银奖各一项,国家发明四等奖一项,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三项。
实验实训条件
结合智能制造工程人才培养需要,及学科特点,学院构建完整的实践实训室体系,现已建成使用的有电工操作技能实验室、电子工艺实验室、电工电子实验室、电机实验室、可编程控制器实验室、继电保护实验室等6个实验室。有工程训练中心、工业机器人示教编程实训平台、机器人典型行业应用平台、智能制造电子装配创新开发实训系统、工厂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实训平台、自动化工程设计实训平台、智能制造工厂云计算数据中心、工业机器人本体创新开发平台等8个实训中心。
电工电子实验室
工程训练中心
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创新基地
校外实践基地
电气与交通工程系践行“学、训、鉴、服”四位一体的办学理念,积极实施“引校入厂”和“引厂入校”的校企双元制办学模式,推进以“校企合作、工学结合、顶岗实习”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,在学校大量的人力、物力的支持下,通过多年的建设,建成了若干家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。
高品质电缆钢丝生产
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
精密机械零件生产
工业机器人在线编程
工业机器人在线编程
汽车轿厢自动流水生产线
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创新基地
在智能制造工程、机电及自动化工程领域从事智能产品设计及制造,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安装、调试、维护和维修,智能化工厂系统集成、信息管理、应用研究和生产管理等工作。
每年6月学校均会如期邀请300余家用人单位来校招开双选会,为毕业生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。
热闹的双选会现场
FANUC程序员,中高级钳工,中高级维修电工等。
Copyright 1992-2020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 滇ICP备05007082号
Copyright 1992-2020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